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于6月15日在微信公众号宣布普惠配资,旗下研制的战斗机、无人机、民用飞机等将参加6月16日至22日在法国举行的第55届巴黎航展。参展型号包括歼-20、歼-35A、歼-10CE战斗机、运-20运输机、直-20通用直升机及直-10ME武装直升机。
这些先进作战飞机在中国军迷中广为人知。在印巴5·7空战后,首战立功的歼-10CE将在巴黎航展上与被击落的“阵风”同台争锋,甚至比更先进的歼-20、歼-35A更加引人注目。展方似乎有意安排挂载霹雳-15E的歼-10CE模型正对全副武装的“阵风”大幅图板,引发诸多遐想。
中国战斗机首次亮相巴黎航展是在1989年,当时最先进的歼-8II引起轰动,更多是因为中国航空科技参展本身。同年,“阵风A”技术验证机也参加了展览。虽然“阵风A”尚未采用量产型发动机,但其外观和性能已接近成熟。随后几年,“阵风”的空军型和海军型相继首飞,并逐渐成为欧洲航空工业的骄傲。
在1970年代末普惠配资,英国、法国、德国各自启动下一代战斗机研制计划,均采用双发鸭式三角翼基本构型。这种设计动力强劲,可靠性高,且能改善中低空中低速和稳盘性能。最终,三国研发计划合并,形成“欧洲共同战斗机”项目。然而,由于英法之间的分歧,法国决定单干,发展出“阵风”,而英国主导的方案则演变为“台风”。
“阵风”从一开始就制定了从无源电扫到有源电扫的雷达发展路线图,并采用先进的“流星”中程空空导弹和SPECTRA机内自卫电子战系统。该战机代表了上世纪90年代欧洲航空科技的最高水平,飞行表演也十分吸引眼球。然而,由于冷战结束后的军费削减,“阵风”的投产和装备速度一度缓慢,直到后来才逐渐赢得外销订单。
相比之下,中国的歼-10之路更为坎坷。当“阵风A”已在航展上大放异彩时,中国最先进的战斗机还是歼-8II。经过多年的努力,歼-10终于在1998年首飞成功,并逐步装备部队。最初强调高空高速性能的歼-10A,随着技术进步,逐渐演变成多用途战斗机。歼-10B采用了DSI进气口,提高了隐身性能,而歼-10C则进一步升级,采用有源电扫雷达和更强大的国产涡扇10发动机,具备携带和发射霹雳-15先进中距弹的能力。
如今,歼-10CE和霹雳-15E等出口型飞机在巴黎航展上的亮相,不仅展示了中国航空科技的成就,也预示着未来可能的外销前景。中国航空工业在短短几十年间实现了飞跃式发展,在战斗机科技方面更是遥遥领先。面对质疑,中国航空人可以自信地说:“不服来战!”
旗开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