许多嘉宾观众与侯开嘉合影
封面新闻记者 徐语杨
从宜宾书画院到四川大学,书坛名家侯开嘉集创作、学术、教育为一体,推动蜀派书法事业发展,在当代书坛具有重要地位。今年是侯开嘉在川大执教30年,7月12日上午,“侯开嘉教授执教川大30年师生书法作品展”在四川大学博物馆开展。展览展出侯开嘉教授及学生书法作品114件,并同时举行《翰墨写春秋》(全三册)首发式,侯开嘉向四川大学博物馆捐赠15件书法作品。
侯开嘉教授向川大博物馆捐赠15件作品出彩速配
四川省政府文史研究馆馆长王元勇在开展现场提到,侯开嘉集三种身份为一体:一是具有开创意识的书法大家。他的破体篆隶以稚拙野逸的独特风格,在当代书坛产生了深远影响。他的作品彰显出汉碑的雄浑和简牍的灵动,给人一种撩人心旌的视觉冲击力;二是书论大家。他对从王羲之至赵孟頫再到林散之的书法文脉进行过认真梳理,走“善疑、求真、创获”的治学路径,对中国书法为新时代服务,作出了创造性贡献;三是杰出的书法教育家。侯开嘉采用问题导向的启发式方法,培养出一批批既能继承传统,又能与时俱进,且面向生活、面向大众的创新型人才。
本次展览受到全国各地书坛关注。浙江绍兴兰亭书法研究所原副所长毛万宝也来到开展现场,他总结侯开嘉教授一生专注于学术、创作、教育三件事。上世纪80年代初在首届中国书学讨论会上,侯开嘉以《书法创新的年龄规律》一文与沙孟海、陈方暨、黄绮、陈振濂一起宣读论文,当时就引发了全国书学界高度关注。毛万宝认为,侯开嘉几十年来耕耘在中国书坛,不仅是中国书学研究领域的常青树,也是中国书法创作领域一直坚持创新与探索的书法家。
记者了解到,侯开嘉桃李满天下,本次师生展,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学生也奔赴现场。四川省文联副主席、四川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泽江是侯开嘉在宜宾工作期间的学生,他向记者回忆了与侯老师的相识,并感谢恩师对宜宾书法事业作出的突出贡献。山东艺术学院教授吕金光曾就读于四川大学艺术学院,他提到,侯开嘉的书法教学风格不仅在于技术上的指导,更在于一笔一画背后的中国传统人文精神。
在现场观展的人群
今年已80岁的侯开嘉在开展现场向四川大学博物馆捐赠了15件作品。他解释道,这些年来他的作品被许多机构所收藏,其中不乏国内外许多顶尖的艺术机构,但唯独自己生活工作的川大,还没有一件自己的作品。
“留给川大博物馆,主要是想后世对我的作品能有一个客观的评价。书法艺术需要时间沉淀,有些作品现在说好,不一定真好;有些作品现在说不好,也不一定真不好。所以只有留给博物馆,才能真正留下来,让后人评说,这就是我的想法。”侯开嘉坦诚地说道。
他同时也提到了举办这次展览的初心和意义,四川大学有着优秀的书法教育传统,“这次也是借师生展,向社会汇报我们的教育成果,让大家来看看,我们到底做得好不好。”
本次展览展出至9月11日。记者了解到,展览地址在四川大学博物馆,逢周一会闭馆。本展览对公众免费开放,但进入四川大学博物馆须实名制购票预约。
(图据主办方)出彩速配
旗开网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